中新网12月11日电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日援引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称,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行为以及进行的所谓的“反恐行动”,不仅没能使美国和世界更加安全,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战争和暴力。研究者称,美国的策略完全“背离民主”,并造成了恶性循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2007年,在所谓“反恐战争”最激烈的时期,美国前国会议员罗恩·保罗猛烈抨击美国支持的军国主义在全球造成了有害影响,从那时起,围绕着“美国对世界的军事干预使世界变得更不安全”这一说法的分析已成为主流。现在美国布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也为这一说法提供了实证支持。
布朗大学“战争的代价”项目的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妮·萨维尔指出,现在的激进组织比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所谓的“反恐战争”时还要多,激进组织甚至招募了更多新兵,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都遭到了反击。
就最近来看,自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以色列地面入侵加沙的支持,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愤怒。美国及其盟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到了80多次袭击。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指出,选择战争和暴力只会招致更多的战争和暴力。
根据萨维尔的研究,2021年至2023年间,美国政府在78个国家开展了反恐行动。这些行动包括美政府在至少九个国家进行的地面战斗和至少四个国家发动的空袭。此外,美国还向外国政府出售武器,在许多国家进行“军事信息支持行动”或“心理行动”等。
萨维尔的研究还精确指出了目前分布在全球各地的800个美国军事基地。该研究还发现,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至少有450万人因美国领导的战争直接或间接死亡。
萨维尔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时表示,美国在利用军队作为外交工具的方向上已经走了太远,但可以说,这并没有让美国人或世界上任何其他人变得更安全。

她表示:“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我们现在看到,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在这些地方开展的活动,实际上使得美军更有可能在海外采取侵略行动。”
她还表示,美国的策略与其经常宣称的“促进民主”和“自由”的目标截然相反。 【编辑:刘欢】
中新网永州12月11日电(伍彬彬 戴玥珂)今年以来,湖南祁阳市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由主任医师牵头,“传帮带”帮助基层乡镇医院建立特色专科,切实解决县域内560个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医生定期下乡开展义诊。 伍彬彬 摄
在进宝塘镇河埠塘社区卫生室,量血压、听心率、拿药的患者挤满了小屋,包村医生陈智杰正在逐个了解患者情况并给出用药指导。

陈英雄是河埠塘社区村民,也是陈智杰医生的“老顾客”,7年前在上级医院搭上心脏支架后,一直在县城医院做复查。如今,包村医生每月定期下乡,不仅给他节约了看病时间,也降低了看病成本。

“原先到市里看病,坐车来回要4个多小时,现在医生下乡给我们看病、开处方拿药,比以前方便多了。”陈英雄说。
河埠塘社区老年常住人口中有70%左右身患老年病,这些人群到城内看病距离远、乘车不方便。实施医师包村后,祁阳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派老年医学科主任医生进行医疗帮扶,免费开展义诊、咨询、宣传,解决社区老百姓常见病、地方病就医问题,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有效连接起医患服务“最后一公里”。
“定期每个月下乡,免费送医送药上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市级医院专家的医疗资源。”祁阳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陈智杰说。
服务“零距离”,健康有“医”靠。祁阳市还根据各镇实际情况,选派与当地病例相对应的中高级职称医师下沉基层,对各科室及村医同步开展定期对口帮扶。
据了解,包村医生会根据季节为村民提供养生治疗指导,有流行病时会发放预防汤剂,颈肩腰腿痛患者则实行中医特色治疗,行动不便患者,还会送医上门;建立微信群等“云诊断”方式,满足农村群众近距离就医需求,真正做到让村民“小病在乡里、大病到县城、稳定回村里”。
祁阳市通过创新医师包村机制,让全市560个村实现医师包村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基层群众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实现了市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民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