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永州12月11日电(伍彬彬 戴玥珂)今年以来,湖南祁阳市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由主任医师牵头,“传帮带”帮助基层乡镇医院建立特色专科,切实解决县域内560个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医生定期下乡开展义诊。 伍彬彬 摄
在进宝塘镇河埠塘社区卫生室,量血压、听心率、拿药的患者挤满了小屋,包村医生陈智杰正在逐个了解患者情况并给出用药指导。
陈英雄是河埠塘社区村民,也是陈智杰医生的“老顾客”,7年前在上级医院搭上心脏支架后,一直在县城医院做复查。如今,包村医生每月定期下乡,不仅给他节约了看病时间,也降低了看病成本。

“原先到市里看病,坐车来回要4个多小时,现在医生下乡给我们看病、开处方拿药,比以前方便多了。”陈英雄说。
河埠塘社区老年常住人口中有70%左右身患老年病,这些人群到城内看病距离远、乘车不方便。实施医师包村后,祁阳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派老年医学科主任医生进行医疗帮扶,免费开展义诊、咨询、宣传,解决社区老百姓常见病、地方病就医问题,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有效连接起医患服务“最后一公里”。

“定期每个月下乡,免费送医送药上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市级医院专家的医疗资源。”祁阳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陈智杰说。
服务“零距离”,健康有“医”靠。祁阳市还根据各镇实际情况,选派与当地病例相对应的中高级职称医师下沉基层,对各科室及村医同步开展定期对口帮扶。
据了解,包村医生会根据季节为村民提供养生治疗指导,有流行病时会发放预防汤剂,颈肩腰腿痛患者则实行中医特色治疗,行动不便患者,还会送医上门;建立微信群等“云诊断”方式,满足农村群众近距离就医需求,真正做到让村民“小病在乡里、大病到县城、稳定回村里”。
祁阳市通过创新医师包村机制,让全市560个村实现医师包村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基层群众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实现了市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民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完)
中国台湾网珠海12月9日讯 (记者 薛超、刘冬冬) 12月8日,以“遇见珠海 青春相约”为主题的首届两岸青年自媒体交流营成果分享会在珠海举办。活动由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指导,珠海市高新区、珠海市珠台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来自台湾地区网红主播、自媒体创作者、新媒体记者、旅游节目主持人以及在珠台胞、大陆媒体代表等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两岸青年自媒体人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自媒体交流,向台湾地区同胞展现珠海高质量发展以及珠台两地合作发展成果,共同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萃在致辞中表示,珠海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一直以来交流热络,本次交流活动,是珠台两地首次青年媒体领域大规模的交流活动,在珠台交流交往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珠台两地青年常来常往,为珠台融合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交流活动中,大家共赏自制视频,共叙在珠感受,共话两岸情谊。第一次到访大陆的青年学生陈子磐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到珠海,来了之后才发现,珠海和自己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快速发展的科技以及热情的民众。珠海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真是不虚此行。”
台湾某节目主持人简辰丞表示:“之前听过很多次珠海,但没有来过。很高兴这次可以跟一群台湾的小伙伴一起来。从下飞机开始,这里就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发展活力和勃勃生机”。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方,台湾高雄大专青年发展协会理事长温珑表示:“这次活动是珠台交流史上首次自媒体交流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非常有意义,大家都希望把珠海人文风景和风土人情带回台湾,让更多的人感受和了解。”
据悉,本次交流营活动为期6天,来自台湾的24人有22人是45岁以下的青年。活动期间,部分大陆媒体记者与台湾自媒体营员共同交流互动。大家一起漫步情侣路,走近“日月贝”,观光海洋王国,感受珠海浪漫风情;一起走访金山软件,打卡汤臣倍健,探索太空中心,体验科技发展魅力;一起漫步会同古村,畅游唐家古镇,领略岭南风光。珠海的浪漫、青春、活力给台湾同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为两岸青年增进了解和互动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是一次重要尝试。今后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两岸自媒体交流,利用自媒体传播优势,充分向岛内台胞展现珠海的城市形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发展前景,推动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编辑:于晓】